新鲜出炉眷村(眷村是什么意思)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9-21


眷村并不是真正的村子,而是台湾当局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给军人家属安排的居住地,是时代的产物1949年,大约120万来自大陆的国民党军人、军眷、流亡学生及企业家、公务员等,……

新鲜出炉眷村(眷村是什么意思)

 

眷村并不是真正的村子,而是台湾当局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给军人家属安排的居住地,是时代的产物1949年,大约120万来自大陆的国民党军人、军眷、流亡学生及企业家、公务员等,背井离乡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其中60万是军人。

他们随即进驻台湾各大军事要地为了免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台当局动用从大陆带来的黄金对他们进行了有计划的安置,无法安置在营房或随军移动的眷属,就暂住在学校、寺庙、农舍或牛棚里飘落异地的人们用茅草、竹子等作材料,混合砖块和水泥,搭建起了一个个临时的住所,“竹篱笆”也因此得名。

原本只是想着歇脚的暂住地,心中依然眷恋的是隔海相望的老家年复一年,命运和他们开了一次次玩笑,眷村最终还是成了异乡的家一甲子的岁月,台湾国民党军列管公有眷村达到了500多座若包含非军有及混住(不包含违建),则总数有多达800多座眷村。

眷村的兴建是从1956年开始的这一时期陆续兴建的眷村,称为早期眷村(老旧眷村)当时由宋美龄发动“民间捐款”,以“捐赠”方式分配安置军眷居住当时的住宅以平房为主在接下来的10年中,平房式军眷住宅一共兴建了10期,共计38100栋,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军事要塞中。

眷村人政治态度显而易见在台湾,“眷村”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政治含义,等同于反“台独”当年迁往那里的人,都是从大陆过去的国民党军人及家眷,他们服从于国民党,是国民党最忠实的拥护者,他们反“台独”的理念一直不曾动摇过。

自从民进党上台以来,时有抛出“台独”言论,几乎每次都会遭到眷村人的强烈抗议和反对他们有着至死不渝的“祖国认同感”在他们心中,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土地饮食到节庆习俗:一个"大眷村"就是一个"小中国"

以前眷村因为每户人家都住得很近,所以大家感情都很好,也常常去邻居家吃饭,大家互相提供自己独门的拿手菜肴,切磋厨艺,推出有特色的菜给邻居吃,是很常见的事,所以眷村的菜色就是经过不断的讨论研究而推陈出新眷村还有另外一道传统美食,眷村牛肉面。

其实台湾人本来不吃牛肉,台湾也没有面,台湾的面食就是从49年开始的49年以前,台湾的面食仅限于喜饼月饼之类的节庆类的面食,因为台湾不生产小麦,面粉要从外面运过来要渡过台湾海峡,那是非常奢侈的,所以台湾人不会用这么贵的食材拿来做面条。

但49年以后,大量大陆人来到台湾定居,此时正在接受美国援助的台湾获得了美国大量的滞销面粉,没想到,这正好解决了思乡的饮食文化,从此,台湾的牛肉面到处都是,就连最偏僻的乡镇都可以找的到牛肉面的身影,而这,就是眷村对台湾的影响力。

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对于过春节的习俗,眷村人和本土台湾人也有着不尽相同之处放鞭炮是最具春节特色的习俗了在眷村,每年的除夕夜,鞭炮几乎要响彻一夜,而这在眷村之外,是绝不可能的林青霞、王祖贤、邓丽君… 这些名人都来自眷村

谈到眷村,就不能不提从这里走出来的名人还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来自眷村“电影双雄”杨德昌和侯孝贤,文化界重炮龙应台、张大春、朱天文,台湾电视教父王伟忠,标志性的大美女林青霞、胡因梦,另外还有刘德凯、胡慧中、张艾嘉、任贤齐、当然还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邓丽君,他们也都来自眷村。

初来乍到的眷村村民,在台湾举目无亲,必须依靠互相勉励才能顺利生活。从小,眷村二代,就特别重“义气”。

艺人徐乃麟曾经回忆儿时 “偷甘蔗”经历,眷村小孩连恶作剧都懂得“协同作战”这份义气留在眷村孩子的心中,他们长大后在演艺圈打拼,更是不忘互相“帮扶”成就彼此眷村文化热:满溢乡愁的梦在北京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工作的第三代眷村女儿张嫱,在眷村文化的热潮中,适时联合十五位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勇者,为大众呈现出一幅幅即将消失殆尽的眷村图景和美好记忆。

厚厚的《宝岛眷村》放在手边,这里既有谈眷村文学、眷村爱情、眷村女性、眷村美食和眷村方言的,也有讲黑帮少年和家族荣兴的……记录下一些眷村曾经的过往告诉隔海守望的祖辈或坟茔,他们在眷村的日子笑中有泪,苦乐参半;告诉那头似陌生又熟悉的骨血或至亲,他们现在过得还好。

他们倔强地秉承着从祖宗上面传下来的老例儿和规矩,还有那一口浓得化不开的乡音无时不暗合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辛酸与无奈眷村文化是一种乡愁文化,逢年过节就可以臆想着马上回祖国大陆王伟忠曾回忆到1988年,妈妈回老家河南时的情景。

王妈妈一见到自己年迈的母亲,扑通跪在她面前,“你真能玩啊,一下就玩了40年啊!”王姥姥气愤至极听王伟忠讲着眷村的岁月,听张震岳唱着《回到过去》,回忆也是成长的一种标志也许寻根的路还很长,走过来时路的人们,和正在写下光阴故事的你我,只要别将心中的根丢掉,再回首,已释然。

来源| 台湾达人

京彩台湾,给你精彩!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号 bjstb2017)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京彩台湾京彩台湾 给你精彩

京彩台湾微信号 : bjstb2017编辑:刘一默美编:杜舒扬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